在的资产已经不输李超人太多了,完全可以去抢夺他的这些外围屏障产业。
如果未来真的能够把这些产业都抢下来,恐怕这个时空的历史上,就不会有李半城了,也许还会出来一个陈半城也说不定。
陈兵在机场接受了采访,但这只是临时性的安排,还很难满足媒体们的热情。陈兵回到公司以后,为了维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又安排了一次专门的联合采访,之后就躲在了英豪的总部园区里,等待这波风潮慢慢过去。
对陈兵和英豪的深入报道,只是这波风潮的主浪,在陈兵开始低调装死之后,媒体的热情也开始向余波发散。
英豪的其他核心股东,同样不可避免的,被这些媒体拿出来大肆的报道。
李世豪是陈兵之外,第二大的股东,又与陈兵是同学,是一起创立英豪的核心人物,自然也被媒体重点关注。
李世豪同样也是年轻一代中,成功人士的典型代表,何况李世豪又是真正的香江本地人,自身也没有什么黑料或花边,因此报道的也是极为正面的。
基本上就是将李世豪形容成了慧眼识珠型的人物,凭借过人的眼力,早早就看出了陈兵的不凡,出钱出力辅助陈兵创立了英豪,也使得自己的身家,超越家族的积累。
至于赵平,也同样被媒体全面的报道,从他早年在灯塔的经历,到黯然回转香江,再到入股英豪重新出发,最终有了如今的地位。
在华人文化里,老师给学生打工的事情不多见,但老师引导辅助学生成就一番事业,却是值得大肆报道的佳话了。
文人一只笔,就看怎么写。
老郭相声中的段子讲的好,“我要和你睡觉,这是流氓;我要和你一起起床,这就是徐志摩。”
陈、李、赵都算是英豪的创始人,也早就是媒体报道过的英豪三驾马车,现在英豪风头正盛,没人愿意得罪这三人,对三人的报道基本都不算出格。
但媒体很快注意到了,英豪居然还有一位个人股东,而且一直没有什么太强的存在感,就是在英豪内负责所有代工生产业务的徐天风。
徐天风居然持有英豪集团千分之五的股份,虽然比三驾马车的股份少了一个数量级,但以英豪50亿美元资产来计算,他持有的股份,也有2500万美金了,核港币已经接近2亿了,这又是一个亿万富豪。
徐天风可不是英豪的什么创始人,在加入英豪之前,他只是一家规模中等的电子代工企业的老板,一年也就是赚个百来万港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