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竞争了。不过这个阶段,我们与他们竞争的主战场,不要选在国际市场上,而是先以国内的市场竞争为主。
前面二十年,国内半导体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必然是被西方的半导体产业抢占的了很大的国内市场。
这第三个十年,就以对进口半导体产品的大规模替代为主要目标,形成一个基于国内市场的完整半导体产业。
在这个基础上,后面才有底气与基础,和西方的半导体厂商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全面的竞争。”
超品一直是负责工业的,对于陈兵提出的这个发展规划,听的很认真。
“这个规划听起来层层递进,似乎确实很有可行性,不过你好像特别强调,要建立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这与不少专家给出的建议有很大的差异。
最近不少的专家,提出的建议是,尽力发展我们有优势的领域,而没有优势的领域,该放弃就放弃,用国际采购来进行弥补,他们似乎很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要全面发展。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陈兵沉吟了一下,才开口解释。“这些专家的说法,其实是从西方的比较优势理论给出的建议。
这种建议的逻辑,就是集中资源去发展有优势的领域,这样可以更快的实现经济发展。
从国内的总体发展策略上说,这种建议还是有些道理的,例如我们国内的工资低,就可以大力发展那些需要大量人工的产业,这样即可以解决国内的就业,也可以增加出口,赚取大量的外汇。
但这个理论,并不适合用在半导体产业的内部。
这种比较优势的理论,原本就是起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他的前提条件,就是产品能够自由进出国际市场,也能自由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采购。
西方的整个半导体产业,其实就是按照这种理论在发展的。未来,灯塔、霓虹、欧洲、宇宙半岛、对岸,都会按照这个理论,进行产业分工,各自经营自己擅长的领域。
我们英豪的其实也在对这个体系,进行不断的融入。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现在要说的这个但是。
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却恰恰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西方是不会允许国内的半导体产业,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的。
因此这个比较优势理论,连用来分析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基础都没有。
半导体产业,是真正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技术含量极高的产业。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