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说会成为全球第几大的经济体,但至少会进入到前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这个基础,自然就会带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了与灯塔一较长短的底气。”
“这么说,你的判断依据,还是以对国内整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你对国内的整体经济发展信心好像很足啊?”周主任对陈兵的观点还是很满意的。
“那当然了,国人比西方吃苦耐劳多了,智慧程度也不必西方差,只不过是起步晚了一些罢了。
也就是半导体这个产业特殊性比较高,需要追赶的时间才这么长,很多其他领域,我估计三十年之后,都能够开始反超西方了。”
“那如果,让你来做这个半导体产业三十年的宏观发展规划,你觉得该怎么弄?”
“这个恐怕轮不到我来做吧?”陈兵假意谦虚了一下。
“今天就是我们几个人喝酒聊天,你是搞半导体产业最有一线经验的,就大胆说说看,也算给我们一个参考。”
“那我就说说,不过对错我可不负责,只供你们参考。”陈兵再次强调了一遍,不是他怕担什么责任,而是他的角色,来谈这个问题,其实有些越俎代庖的。
整理了一下思路,陈兵再次侃侃而谈,“如果我来做发展规划,我会把未来的三十年划分为三个阶段,每十年一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是产业准备期,这个阶段不急于追求表面上的成果,而是注重各种产业发展条件的前期准备。
包括资本的准备,各项技术、人才的准备,目标就是积累搭建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各种基础条件。
第二个十年,就是产业链的搭建期。
十年之后,国内的经济应该已经比现在的规模大了很多,能够拿出更多的资本,来发展半导体了。
而人才方面,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已经有了十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也就能组建起一支相对完整的技术团队了。
这个阶段,目标就一个,就是把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完整的搭建起来,从最上游的材料、设备、芯片设计,到中游的生产制造,到末端的封装检测,都能够有国内企业存在。
这个阶段,可能与海外比起来,很多方面,可能还要落后一些,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产业链要搭建完整,尽量不要有缺失的环节。
第三个十年,才是产业的发展期。
这个阶段,就要与西方的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