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通过清楚的奖惩责任机制,激发带兵干部和战士们的动力,进一步提升训练的质量和成绩。
\n
第三大类是“设定目标”,同样也是分为三条。
\n
首先是在训练效能上的提升,通过执行链路理论的持续优化,将整体训练效率起码提升百分之四十。
\n
其次是完成作战模式的革新,各连的综合成绩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n
最后是组织韧性大幅度增强,通过最小作战单元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实现“一加一大于三“的倍增。
\n
以上三大类共十条的链路理论,就是陈军向全营进行推广的新思路。
\n
以陈军在钢七营的主导级影响力,新的链路理论必然会很顺畅的执行下去,钢七营很快便会跨入新阶段。
\n
理论的具体执行交给高城负责,陈军这才正式展开了“精修”工作。
\n
首先被陈军盯上的是装甲连!
\n
钢七营经过上一次的扩编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标准的坦克连,配置的都是重型主战坦克。
\n
陈军首先来到了装甲一连,从训练到小考核全部走了一遍。
\n
不得不说。
\n
红三连的基本盘非常的扎实,敢和高城叫板的三连长黄洋能力也不错,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非常强。
\n
陈军在装甲一连整整考察了两天,基本上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n
不管是单车组突击作战,还是多车主组合作战;不管是炮弹的命中率,还是集团冲击的效率;不管是常规的战术,还是陈军研发的合同战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