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塔斯将雅典市民组织起来,依照古代记录,在雅典周边大规模勘探古希腊遗迹,挖掘坟墓,开采文物,发展“考古”事业。
\n
官方层面当然是考古,通俗一点来说,其实就是盗墓。
\n
科斯塔斯请示中央政府后,立马开启了自己的行动,在雅典学院中设立考古专业,通过三年大“考古”成功开掘出了近六千件历史文物,除了浮雕,首饰和古代陶器外,数量最多的还是古钱币,各式各样的猫头鹰银币,亚历山大金币,科林斯银币和斯巴达银币陆续出土。
\n
当然,作为一位对古希腊文化有着足够认知的文官,科斯塔斯自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他将文物分成几等,最高等级的文物由皇室收购,存放于罗马帝国博物馆中,稍次一等的文物禁止流向国外,只能卖给本国富商贵族,价值最低的一种文物可以在民间自由流通,可以在古玩市场自由买卖。
\n
其实,与东方不同,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都没有那么浓厚的“盗墓”传统,这倒不是因为他们道德高尚,而是因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之后,葬礼规格一切从简,穆斯林的坟墓完全没有任何陪葬品,基督徒的坟墓里有时候会存放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盔甲,宝剑或一些小珠宝,也不会有太过庞大的财富。
\n
这种模式有好有坏,的确能够将更多物质财富留给眼前的活人,却十分不利于后世的考古研究,以至于半卷西方历史仿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
\n
但是,古希腊是不同的,拥有着十分古老的墓葬传统,部分大墓中存在着几千件历史文物,这份红利,还真就雅典能吃到。
\n
当然,雅典城靠“考古”挣钱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皇室愿意钱来买,也愿意引领潮流,号召其他富商贵族收藏文物,如果皇室如同不少欧洲贵族一样对古代异教文物嗤之以鼻,或是直接以国家名义将其收走,雅典城照样挣不了多少钱。
\n
说白了,雅典与帖撒罗尼迦和阿德里安堡一样,也是享受到了君士坦丁堡蓬勃发展带来的财富转移红利,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