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空余时间抽出来参加学习,强化自身。
\n
于是,彼得跟着克里斯蒂安学会了希腊语和希腊文,又在市井生活中学会了阿拉伯语,也融入了苏尔特城的生活,由于他讲义气,善言辞,思维活跃,不少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n
有一天,克里斯蒂安苦恼地告诉彼得,他这一次又没能得到升职的机会,因为没能完成教会的任务,他所属的教区里,正教徒还是太少,穆斯林还是太多。
\n
于是,彼得灵光一闪,想要帮朋友解决这个问题,他告诉彼得,由于奥斯曼人的劫掠和当地贵族的无能,巴尔干半岛上的不少正教徒都流离失所,他会说塞尔维亚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如果有船,他可以前去招引流民。
\n
恰逢其时,苏尔特政府在伊萨克王子的命令下开展人口替换计划,对正教徒流民来者不拒,克里斯蒂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一位船长推荐了彼得,作为招引斯拉夫正教徒的向导和翻译。
\n
彼得在语言上的天赋十分出众,拥有蛊惑人心的能力,知道怎么获取他人的喜爱,在他的帮助下,招引流民的计划超额完成,克里斯蒂安因此得到了不少嘉奖,彼得也成为了船队的常驻翻译官。
\n
这些因为彼得而来到苏尔特的斯拉夫正教徒也常常会聚拢在他的身边,成为了日后东罗马帝国三大奴贩帮会之一的“北非斯拉夫帮”的雏形。
\n
又是半年过去,正当克里斯蒂安准备劝好友拿着积攒的赏金置业立产,结婚生子的时候,彼得却野心勃勃地告诉克里斯蒂安,他准备单干了。
\n
彼得将自己的斯拉夫同乡召集起来,决定购买船只,从巴尔干半岛招引正教徒流民,挣取伊萨克王子的赏金,再从北非购买萨拉森奴隶,卖给奥斯曼帝国或哈夫斯王朝。
\n
于是,属于黑彼得的征途正式开始,人口交换的潮流将他吹了起来,船队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在伊萨克王子新征服的比林奇购买了庄园,迎娶了一位亚美尼亚长老的女儿,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