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将皇帝的命令始终执行下去。
\n
过上几十年,内部斗争会加剧,各大世家会争权夺利,内阁大臣很可能会在一次次政治斗争中不断垮台又重组,但一整套的文官系统不会受其干扰,不会因为内阁的变动而陷入瘫痪,不会因为政治斗争带来的动荡而导致人亡政息,组成一个“永不迭代的幕后政府”。
\n
此外,对于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必须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至关重要,一个孩子到底成长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教育,哪怕是一个纯正的突厥人,在君士坦丁堡接受一整套的罗马教育后,他也会成为罗马公民。
\n
一个来自草原的罗斯人,如果放任不管,哪怕他改说希腊语,笃信东正教,也依旧和这个国家保持着或浅或深的距离,和主体民族无法完全融为一体。
\n
来自海外的金子需要在刀刃上,推行文化同化之事刻不容缓。
\n
基层的主日学校,中层的全日制中学,上层的高等学府,全民皆可参与的文官考试制度……
\n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大量金钱的,政府部门当然出不起,为了让更多孩子享受教育,以撒斥巨资设置了皇家奖学金,每年会把大量金钱用于推广教育,为贫寒学子提供救济。
\n
这些因为皇家奖学金而改变命运的孩子当然会对皇室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在很长时间内,他们将组成皇帝最坚实的后盾。
\n
当然,到了近代,教育的开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必然让皇帝跌落神坛,这是时代趋势。
\n
其实,阻止普通百姓参与教育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贫穷,当孩子也必须为了一个家庭而出卖劳动力,教育便无法开展,人口素质也无法迅速提高。
\n
以撒一直轻徭薄赋,主张藏富于民,通过海外掠夺而缓解国民压力,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更多家庭能够供养起脱产的学子。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