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之数。”
\n
“如今,车迟人口,已经膨胀多倍,有小数千万之多,国土也逐渐辽阔。”
\n
药王孙思邈询问道:“有如此多新生儿,发展如此之快,车迟的一应建设如何能够跟得上?”
\n
“学堂之中,何来如此多的老师?”
\n
“百姓若病,何来如此多的医师?”
\n
药王孙思邈考虑实际,询问这些最为根本的问题。
\n
小道士面对众人的询问,显得从容不迫,他细致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
\n
“早在十多年前,大国师便已在车迟国讲道,为民众开启了智慧之门。此后,车迟国王深知其重要性,便着手进行人才的培养。”小道士缓缓道来,“其他三位国师也一直致力于培养精通医术的道士,大国师甚至亲自整理了‘卫生手册’,并创办了专门的卫生学校。”
\n
“不仅如此……”小道士的话还未说完,便被眼前的景象打断。五百名囚僧正忙碌地搬运着水泥,而来自大唐的求道人们,却都沉浸在小道士所描述的车迟国现状之中。
\n
待小道士讲完,众人纷纷发出感慨。李淳风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他开口问道:“两位小道友如此博学多识,想必身份不凡吧?”
\n
两位小道士相视一笑,谦逊地回答:“在车迟国,大学刚刚建立,我们便是第一批大学生。我们曾在几位国师门下听讲,尊其为师。”
\n
李淳风闻言,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两个小道士竟有如此身份。小道士们继续说道:“我们学业尚不精进,毕业后未能进入九极山深造,也未能在其他部门任职,只能在此看守囚僧。”
\n
尽管小道士们如此自谦,但李淳风却不敢小觑。他通过与小道士的交谈,初步了解了车迟国的教育体系。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