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云并不知道她的形象崩塌得如此严重,当然对于伟健挖给她的坑也一无所知,并且心里还很感激他训犬、呸!当老师和导游的辛苦,
“西湖名称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因为它居于城之西,所以叫西湖,但杭州人更喜欢的还是由来西施的说法,所以它也叫西子湖。”
现在,老师就在做导游解说,并力求正正经经:
“钱塘自古繁华,这个钱塘就是杭州,京杭大运河的起点(终点),古代叫钱塘,吴国和越国都在这里建都,你现在学的方言就叫吴语,包括浙江话、上海话、江苏话都可以叫作吴越语,可见吴国和越国当时的文化繁盛。而且不管哪个朝代,这里都是最富庶的鱼米之乡。”
冰云知道江南自古出才子佳人,这可能也因为富庶,毕竟富贵养人,饱暖思乐。何况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望海潮)的富贵中心。据说金人入侵大宋,就是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盛景吸引,垂涎中原的繁荣富庶。
“有人说吴国亡了,西施被沉江而死,”导游尽职尽责:“也有人说她被人救了,后来和范蠡双双泛舟五湖。范蠡是越国的大夫,西施是他年轻时的恋人,但西施的故乡其实并不在杭州,而是在诸暨,也只是平常人家的女儿,常会到河边洗衣服。她非常美貌,连洗衣服的样子也可以美到沉鱼落雁。因为这种美貌,她被勾践选中,送给吴王夫差去做越国的间谍。范蠡和文种助勾践灭了吴国以后,让勾践履行他当年的承诺,准他和西施完婚隐退。无锡有一个蠡园,据说就是因范蠡和西施常常在那里泛舟而得名。”
冰云知道这些故事,但当她站在西湖边上,再听这样的故事时,却深深地感到了历史借助山河诉说的悱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确美得仿佛凌空飘着美人的灵魂,艳阳里,雍容、典雅,细雨里,幽怨、凄婉,而这不正是西施一生的流现吗?据说西施被送往吴国是文种的主意,范蠡参与施行的,他有此行为大概因有某种大义加在头上,不得不为之。可是,不知他在实行这个用女人来颠覆敌国的行动时,他将他爱人的心放在哪儿了?难道为了大义就可以泯灭人性和情感吗?他要了越王的承诺:他功成时要把他的爱人还给他,准他身退。他究竟是要功成还是要他的爱人?她究竟是他的爱人还是他功成的跳板?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二十年后,勾践真的履行了他当年的承诺,西施呢?她还是当年的西施吗?她是否能在二十年后依然保有她当年初恋的情怀?已经不可能了。时位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