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广平伯陈建却骤然出列。
“臣陈建请陛下按照蜀王遗愿,移跸四川!”
陈建又一次举起了刘文秀的遗表。
“请陛下,移跸四川!”
邹简臣、刘玄初等蜀藩人员尽数出列,跪在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陛下移跸蜀中,切勿再行内讧之举。”
艾能奇的长子艾承业也出列请求。
转入广西,摘孙可望桃子的决定,虽然符合永历朝廷和晋藩的利益,但南明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对于蜀藩而言,他们帮助晋藩和朝廷,冒着生命危险斗倒了孙可望。
然而事成之后,刘文秀却被李定国气死,被永历朝廷抛弃。
这种行为早已经让蜀藩对李定国和永历寒心了。
所以在北上和南下的决策中,蜀藩是坚定支持北上的。
因为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北上是刘文秀的遗愿,蜀藩这是在完成故主的遗愿。
虽然个人感情在天下之事上往往并不适用,但也并非毫无作用。
正如李自成、吴三桂、李定国、孙可望都有自己的死忠一样。
陈建等人是刘文秀的心腹,这些人中甚至有不少能够为刘文秀去死。
所以刘文秀的遗愿,在他们的心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正如吴三桂死后,吴国贵、胡国柱等人为吴藩而死一样。
张胜、张虎在另一个时空为孙可望而死一样。
陈建等人为了报答刘文秀的知遇之恩,为了完全刘文秀的遗愿,他们中也不乏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从大局上来说,南下的决定,对晋藩和永历朝廷的自身利益是有利的。
但对于整个抗清大局来说,却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蜀藩对晋藩和朝廷又早已寒心,所以从大局上来说,蜀藩也会坚持北上战略。
从利益上来说,晋藩和朝廷的利益早已经与蜀藩脱钩,蜀藩和晋藩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
甚至在此时的蜀藩心里,逼死刘文秀的李定国和晋藩还远远不如孙可望和国主一系呢。
所以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晋藩的南下战略也根本不符合蜀藩的利益,晋藩得了势蜀藩反而要遭到打击,这是已经经过验证的事情。
要不是没机会,蜀藩还巴不得李定国和晋藩死绝呢。
既然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