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阿理妈妈总部。核心机房的灯光依旧彻夜通明,但气氛已截然不同。
刺目的警报红光被柔和的蓝色系统运行指示灯取代,机器低沉的嗡鸣如同平稳的呼吸。
曾庆阳站在监控屏墙前,屏幕上再没有惊心动魄的断崖式曲线,只有代表着社区团购业务各项指标的平缓线条,如同一条条温顺的溪流。
他穿着普通的深色夹克,头发随意地梳着,与几个月前那个在金融支付系统崩溃警报中双目赤红、几近失控的形象判若两人。
“曾总,‘惠民优选’在华东三线以下城市的渗透率这个季度提升了11.7%,尤其是生鲜品类,复购率很不错。”年轻的业务负责人汇报着,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曾庆阳点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平缓上升的曲线上,没有赞许,也没有苛责。
“仓储损耗率还是偏高,冷链末端配送的时效性波动太大。盯紧点,降本增效是硬道理。”他的声音不高,平铺直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澜。
“明白!”负责人立刻应下。
社区团购——这个曾被资本疯狂追逐、巨头血腥厮杀的风口,如今成了曾庆阳唯一的避风港。
它远离了阿理妈妈核心的电商帝国和金融野心,回归到最朴素的柴米油盐。没有炫目的数据战报,没有动辄百亿的补贴大战,只有深入街巷的网格仓、勤勤恳恳的团长,以及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
曾庆阳将自己彻底沉入其中,亲自过问采购源头、优化配送路径、计算每一分钱的仓储成本。他不再出现在任何行业峰会或镁光灯下,甚至连公司内部的高层战略会议也极少露面。
他像一个隐形人,只在阿理妈妈庞大生态链最基础、最不起眼的一环默默耕耘,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点点修复着公司的信誉和根基。曾经的“曾总”,在内部通讯录里,悄然变成了低调的“社区业务线负责人”。
在首都另一端的每团总部顶层,空气却是另一种凝滞。厚重的玻璃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也隔绝了楼下普通员工的视线。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铅灰色的天空,压抑地笼罩着钢筋水泥的丛林。
徐为正背对着门口,身影在玻璃上投下长长的、有些孤寂的阴影。他面前的屏幕上,不再是惊心动魄的市值蒸发图,而是一份份冰冷、详尽的财务模型和上市路线图草案。
188亿的创口仍在隐隐作痛,每一份文件都像在反复触碰那刚结痂的疤痕。扩招五万人的承诺,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