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完,他解释道:“被东营这边整了这一出,指挥部这边未来的资金会异常吃紧,如果明年乃至未来五年内大华公司的特别拨款急剧减少的话,我很担心停岗职工的分流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与其这样,不如利用这三万多个弹性用工指标,今年加大减员增效的力度……这样一来,未来几年内的分流工作压力会小上很多。”
这个算盘打得很好,毕竟截止目前为止,东营从大华公司拿到的用工指标已经超过了1万个,穆思远上次德州一行,杨默又分给他了1.5万个;再加上杨默手里面如今还没分配出去的3.2万个,加起来就是5.7万个。
虽然说距离本年度的7万个用工指标还差了一小截……
但你别忘了,钻探公司那边也分到了将近一万个用工指标,本就存在着用工荒的他们拿着这些指标可没啥用,与其拿去给其他单位做人情,不如让指挥部这边出点好处,把这些指标转过来——如此一来,今年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除此以外,大华公司又不只有杨默一个人能创造就业岗位,目前正在重组和启动的项目可是有近百个呢,就算其他人不可能如同杨默似地整出那么大动静来,也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成功,但加在一起,创造个万把两万的新增岗位总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
如今才刚刚五月,今年连一半都没过去呢,如今杨默已经回到了副总的位置上,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这家伙总归不可能什么动作都不做吧?
所以在穆思远的想象中,如果能后续能在会上争取一点支持,而一切又都如他所愿的话,东营这边能拿到的就业指标,应该在十万个左右。
这不但可以超额完成今年的任务,也会极大地降低明后年的分流工作难度……要知道,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年虽然需要分流7万职工,但第二年却只需要分流四万,后年更是只需要分流三万,然后每年持平。
因此对于他来说,头两年才是生死的关键,只要能顺利解决头两年的职工分流问题,那就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有了大华公司一众项目在滚雪球,这么多钱砸下去,两年以后,总不可能不至于连3万个就业岗位都创造不出来吧?
………………
杨默自然明白这位准岳父的想法,如果从本位的角度来说,穆思远提的这个请求并不算很过分。
毕竟大华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指挥部,准确的说是来源于穆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