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小不说,向对方提的要求也并不过分……最起码相比于本地主管单位最终的收获,杨默提的要求并不过分,甚至于事后在许多人看起来还过于保守了些。
那亮眼的成绩,加上这种并没有趁火打劫的做法,怎么可能不获得本地主管单位的好感甚至是感激?
在华夏,小至个人,大到系统,甚至是一个城市,同样也是也要讲人设,讲形象,讲人情和因果的。
不管是出于利益考虑,还是出于人设和感情考虑,可以想象的是,这两地的主管单位在未来一段相当不短的时间里,会对杨默,对钻探一公司大开绿灯,但凡是对方有所求,都会在不违背规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甚至还会主动帮他协助一些工作。
这是源于华夏独有的ZZ智慧,未必跟直接利益有关系,但却一定有长远的综合考量。
因此,当突发事件来临,从未如此亲身地体会到本地工农关系重要性的穆思远等人,在心里短暂地复了一下盘后,对杨默的感官,着实有了不小的改变。
不管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也好,还是另有消息渠道也罢,又或者真的具有非同凡人的洞见性;总之,与这个年轻人一对比,当初负责指挥部工农关系工作的那些干部,统统都该拉出来抽上九九八十一鞭子!
想到这里,穆思远叹了口气:“总之,今天的会上固然是吵的天翻地覆,大家伙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慌了神;但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管你们那边明年的特别拨款是不是会被大幅缩水,但至少在大华公司这一块,东营这边不会再对你指手画脚了。”
苦中作乐地自我安慰了一句后,穆思远笑了起来:“小默,知道么,今天的会上,甚至有人提议干脆把指挥部搬到德州去。”
“虽然这是一句不经大脑的胡话,也根本不现实……但由此可见大华公司在指挥部这边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一种微妙的转变。”
杨默闻歌而知雅意,沉吟了一下:“穆叔叔,我能做点什么?”
穆思远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忽然说道:“小默,你现在手里的弹性用工指标还剩下多少?”
杨默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还是没有隐瞒:“还有大约3.2万个……那些项目已经逐渐开始建厂和培训,花名册建的很快。”
听到这才短短半个月不到弹性用工指标就少了一万多个,穆思远有些心疼地挑了挑眉,旋即以商量般的语气说道:“小默,那剩下的3.2万个用工指标,能不能全部转给东营这边?”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