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严格制度,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积极性去争取更多的绩效奖金?只怕是真的不现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穆思远笑了笑:“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小杨,相信我……这些职工就算被安排进农村一线,他们也翻不出浪花来的。”
与宋文轩这种权限不够的小辈不一样,穆思远接触到的信息无疑要丰沛和敏感的多,以当下国内的经济状况,最多一年,现实只会让那些被分流的职工衷心感激指挥部帮他们找到了每个月可以按时发工资的工作,而不会再计较那几十块一个月的工资和仅仅只是地方国企标准的福利待遇比起在东营的日子是不是太过寒酸了。
虽然旁边的宋文轩听的一头雾水,但杨默却知道穆思远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却还是摇了摇头:“即便是穆叔叔有把握让那些被分流的职工不闹情绪,但我还是那句话,为了您好,这次只能转给您1.5万个用工指标。”
穆思远沉吟了一会,眼神有些锐利起:“为什么?”
杨默无奈地叹了口气:“因为很简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内的经济环境放在这里,虽然随着各国纷纷开启了破冰行动,但由于众所周的原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未来在这些破冰行动中收益最大的更多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国企一系的商品流通,反而有可能愈加艰涩起来。”
“而我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构筑商业示范区这个资源对接平台,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但是很可惜,这个商业示范区已经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个人资源和商誉……在短时间内,让我再搭建一个类似的平台,或者再联合其余社会资本进行什么规模庞大、并且能提供足够就业岗位的项目,根本不现实。”
“所以,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身负数十万职工分流任务的大华公司,在未来三年内,真正可以依仗的对象只有这个商业示范区……一旦这个平台崩溃,又或者运转进入涩滞,除非是天降猛男,否则穆叔叔您,以及您旁边的那些叔叔伯伯,都有无穷无尽的大麻烦!”
“因此,对于这颗独苗,再怎么小心呵护都不为过……为了能让它茁壮成长,眼下就算再难,也不能够为了今年的任务,把所有的灵活用工指标分给东营那边!”
穆思远眉心皱成川字,深思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你说的道理我懂,但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只能分给东营那边1.5万个用工指标。”
杨默不动声色地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