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宋文轩表情有些古怪:“大家都看的出来,杨默是故意吊着我们,想要逼得我们低头,让我们难堪……毕竟大华公司4月份立项的74个项目,目前虽然已经有19个正式启动,但由于大部分是内部重组优化项目,因此在7月份以前很难提供成规模的用工指标……因此五、六两个月的空窗期,除了杨默那边的项目外,大华公司基本上不太可能依靠其它途径解决东营那预计总人数突破7000人的职工的分流问题。”
“更要命的是,商业示范区设计规划的两百多个项目,迄今为止,已经有70%已经正式签约,并且纷纷进入筹备期;”
“穆叔叔,你也知道,这些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的项目群,从筹备到启动,顶多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在两个月内与杨默达成【谅解】的话,我们最多能向他争取到1~1.2万个用工岗位;”
“再然后……杨默手里余下的那批数量规模可能高达3万的【灵活用工指标】,就跟东营彻底没有关联了。”
“毕竟项目一旦正式启动,就意味着花名册已经彻底定下来了,于情于理,我们也没有虎口夺食的道理……更何况DZ市和各县的主管单位也盼望着杨默能给他们多解决一些就业岗位的问题呢,这就更难办了。”
“而好死不死的是,东营那边的减员增效工作力度在12月份以前是递增的,要等到邻近春节的时候才会把力道降下来,所以从六月起,大华公司的任务压力会倍增……这一增一减下,如果杨默非要讨回面子的话,那么大华公司上上下下,不向他低头也不太可能。”
说到这里,宋文轩摊摊手:“说实话,我有些不太能理解杨默的做法,把这些灵活用工指标扣在手里,虽然从短期来看,的确是个非常有分量的砝码,也的确有可能让他狠狠地出口气,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弊远远大于利……一旦大华公司其余的项目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增用工岗位;到了那时,唯一可作为依仗的商业示范区项目已经无法再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杨默,日子会很难过。”
微微停顿了一下,宋文轩看了一眼神色始终看不出变化的穆思远:“当然,杨默也可能是基于义愤,看到穆叔叔这段时间在东营的处境有些被动,因此想要帮你出口气,顺便夺回主动权而已……他手上那高达数万的灵活用工指标,说不定是打算送给穆叔叔您的礼物也未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