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理局角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即便有着钻探一公司这种其实很有些空中楼阁意味的明星二级单位,这种事也就是想想罢了。
想到这,穆思远淡淡一笑,没去在意宋文轩的小心思,转而问起了其它问题:“杨默那边关于新增就业岗位的指标划分,尤其是东营那边的用工指标,定下来了没有?”
商业示范区这段时间签下来的项目,都是多方入股的,大华公司、钻探公司下属的三产单位、项目所在村、DZ市主管单位、甚至是DZ市部分国企,都会在项目里占有一定股份。
而根据附加条件,这些项目的用工人数,只有30%是由那些外地投资者自行招募,其余的70%,则是会按照其余入股方的股份比例分配用工指标。
所以,这里面就有三点很有意思的地方。
一、为了规避公皮私骨的风险,那些外地投资者的股份占比全都是49%~55%之间,而且也愿意让出70%的用工指标,但哪怕是剩余的30%,这些投资者往往也并不会真的去完全自募工人,只会保留5%~7%左右的用工指标,用以安置他们指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亲朋好友,以及部分用于“备用”,其余的则全部委托一家名为庆夏劳务派遣的公司代为招募。
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劳务派遣公司是什么背景的下属单位……也就是说,杨默手里是掌握着许多项目接23%以上的用工指标的……上百个项目累计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容小觑的数字。
二、由于钻探公司本身在大华公司里面占有33.4%的股份,所以大华公司分配到的用工指标里,还得按照自身的股份占比分给钻探公司1/3……也就是说,按照股份比例分配用工指标来计算,即便由于外来投资者的让步,让大华公司的权益系数多了0.38~0.4的权重加成,但一个项目产生了一万个新增用工岗位的话,大华公司一方在刨去钻探公司的名额后,东营那边最多只能分配到1900左右的用工指标而已;
反观钻探公司,虽然如果只算从大华公司分出来的用工指标,一万个新增用工岗位只能分到800个左右;但你架不住一个项目里面,还有庆丰食品、第五农场、老六鸡苗繁育所等挂靠三产单位5%~10%的股份啊,在加权之后,这些股份衍生出来的用工指标就又是700~1400了。
三、与今年需要分流数万停岗职工的东营不同,钻探公司如今压根底就没有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