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销售,而是要把产品进行市场化调整,推向其它区域甚至是全国!
而陶泉知道,像这种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甄选、升级和创新,否则根本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流,也根本无法保证循环运转。
因此,之前他隐隐察觉出钻探公司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才会产生“主动权未必不在我”的想法。
很简单,做为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他在汕头这种地方见到的国外好东西绝对不是一家北方内陆的公司能够比拟,再加上本职业务带来的优势,不管是在产品升级创新,还是在甄选和评估有市场价值商品,甚至是评估一些产业潜力的这方面,都有着充足的底气。
但是……
当他看到这大半屋子的样品,尤其是药品、电器、饮料这打三类那些被刻意放在最显眼处的那些样品后,他就知道,对方在这一块的趋势判断和产品创新,绝对要比自己研究的更深。
所以,当一个半小时后,主抓招商工作的严老西用平淡而不失礼貌的笑容送走了两名表情有些纠结的客人后,被邀请进经理室一叙的陶泉,神情早已没了之前的矜持。
(中英街模式在九十年代乃至千禧年初被各地广泛借鉴,全国甚至一度涌现了无数“小香江”,但后来大部分都泯然于众,其中最令人惋惜的便是广西的梧州……这并不是这种逻辑走不通,而是由于其它原因,后面有机会再展开说。)
………………
“来自汕头灿金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陶总?”
素来不苟笑容的严老西有些拗口地念出陶泉公司的名字后,轻轻放下那份简易的登记表,很直接了当地问道:“陶先生,我想知道,你这次拜访,有没有引荐人?”
眼下之意很明确,如果没有引荐人,那我们双方就没有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看着眼前这个面相很有些冷厉的家伙,陶泉嘴角抽了抽。
他知道跟央企合作是有门槛的,但没想到跑过来投资送钱也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还这么任性……哪怕你现场提出亮资的要求,我也能接受啊!
这么大个项目,结果你整的跟进私人会所似的,这是哪跟哪啊!
不过人性总归是有些犯贱的,对方表现的越是高傲,他对于计划了这么大个项目的钻探公司反而越是敬畏。
“我的引荐人是焦总,焦成雨……他是贵公司默默百炸在津门的加盟商之一。”
陶泉脸上带着笑容,将某个让自己非常不舒服的名字报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