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等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放在普通人眼里,或许以为这里不知道啥时候搞了个小型的齐鲁特产与科技成果展,但放在陶泉这种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老手眼里,却无疑是给了一个明确的不能再明确的暗示。
中英街!
果然,钻探公司是要打算把那三条商业街做成北方的中英街,然后以此为市场和信息驱动,拓展相应的产业链!
陶泉大惊失色,扫了扫展示区上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原本的那一点信心,荡然无存。
………………
所谓“中英街”,其实是改革开放后,于1979年在深圳与香江交界的沙头角,专门开放的一条特许免税街。
而从设立之初起,这里变成了影响国内时尚风向的重要源发地,并且受到国人的疯狂追捧。
这条长仅有250米,宽也仅有4米的特许免税街火爆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这条街一经开放,就到了需要限制游客人数的程度。
国人要是想到这条街上购物,必须要先去报旅游团,在指定的旅行社,参加了指定的旅游团,办理了“特许证”之后,才能在入关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候上一两个小时,进入这条小街购物。
一直到97年之前,中英街都是国内无数消费者最向往的购物目的地之一,节假日的时候,这么一条两百多米的小街,每日的游客接待量竟然达到了十万之巨。
因此,这条仅有三百多家小店铺的免税街,产生的盈利也是惊人的。
在这条街存续的时间里,那些店铺每天早上一开门,就有无数的内地游客蜂拥而进……
录像机、照相机、手表、金首饰、衣服、皮包、皮带、运动鞋、保健药,甚至连力士香皂都争抢买,而且基本上不还价,几乎店内所有商品都会在短短三四个小时里被一扫而空,店主甚至不得不专门雇人给他们不间断补货。
当然,中英街的全年火爆,不仅仅是创造了大量利润那么简单,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拉动了香江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以及沿海地区的建厂和来料加工业务。
因此钻探公司搞的这个商业示范区,从核心逻辑上来讲,几乎就是复刻了中英街的那套“引流-高频消费-订单-贸易/投资建厂”的模式。
不,从刚才陶泉看到的那十几瓶预封装的药茶饮料来看,这边并不仅仅只是想要依托这三条商业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