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人因为借助了工具的强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才能够脱离食物链,站到顶端。
事实上,这个世界只按照其自身的事实规则而运转,不受任何的主观影响。
人类中有着人性光辉的人,他们追寻着众生平等,还有一部分人,与兽类无益,所以人是兽性与神性的结合体。
人是有理智,有追求,也可以简单地说是有道心的。
人也拥有本能,动物本能以及关于动物本能的延伸就是所谓的兽性。
人脱离了食物链,站到顶端,才具有资格与时间去谈价值,提出众生平等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里面,人们赋予了每一种有生命的事物平等的人格,在这种思想里面,众生平等当然是存在的。
没有什么人承诺和担保你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的平等。为了能够尽量享有微不足道的平等,人类选择追求安宁与和平。
平等是人们智慧的产物,是维持大多数人安宁的策略。
人人平等,是当今修真人族世界的普遍观念,但这只能是生命、情感层面的平等,任何人都会死,即便进入修真界,成为修士,哪怕修行到此界最高境界化神期,寿命两千五百岁,也会有生命到达终点的一天。
在情感方面,每个人都会面临七情和八苦。
在其它的很多方面是不平衡的:出生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容貌水平不一样、表达水平不一样,这一切都是不一样,又因为世人的“贪嗔痴慢疑”而得到不同机遇、取得不一样的发展状态。
再往深层次说,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对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处理方式不一样。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出生来就生在罗马,而有的人出生就生在罗马的斗兽场里。
任何一个阶级,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从世俗的角度看,不说众生,只说人,确实是有阶级的,阶级,就是次第,就是区别,有阶级,就说明有不平等。
而秦文轩所修行的净土三经中,《佛说大乘清净平等觉经》中“大乘”、“清净”、“平等”、“觉”表明了修行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其中有一个“平等”,是秦文轩现在所不能理解的,更不用说做到。
好在净土宗对这三本经书,有着很好的学习顺序,先修《佛说观无量寿经》,后学《佛说大乘清净平等觉经》,在修《佛说阿弥陀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