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粮食的仓库,还被强行拿走一些,身体可就吃不消啦。
而对于脸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湿的人,扎针就得稍微深一点,力度也要适当加大。这就好比要把堵住河道的大石头搬开,得用点力气才行。咱们通过扎针,刺激穴位,让气血流通起来,把那些淤血和寒湿邪气都给排出去。”
黄帝又问:“岐伯啊,那针对不同脸色的人,扎针选的穴位也不一样吧?”
岐伯点点头,说:“那当然啦!脸色白气血不足的人,咱们可以选一些能补气血的穴位,像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穴位就特别好。足三里这个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气血大仓库,刺激它就能增加身体里的气血储备。三阴交呢,能调节肝、脾、肾这三个重要脏腑的气血,让气血运行得更顺畅。
对于脸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湿的人,咱们就得多选一些能活血化瘀、散寒祛湿的穴位,比如血海、委中这些穴位。血海穴,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能像大海一样,把身体里的淤血给化解掉。委中穴呢,就像是一个排污口,能把身体里的寒湿邪气通过这个口子排出去。”
黄帝若有所思地说:“岐伯啊,照你这么说,给人扎针还真是个细致活,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呢。那除了脸色,还有其他要考虑的因素不?”
岐伯笑着说:“黄帝呀,那可多了去了!人的体型、体质、生活习惯这些都得考虑进去。比如说,有的人长得五大三粗,身体壮实得很,像个大力士。这种人气血比较旺盛,扎针的时候力度就可以稍微大一些,就像给一辆大卡车加油,得加足了油才能跑得欢。
可要是碰到那种体型瘦小,弱不禁风的人,扎针就得小心又小心啦。他们的气血相对比较虚弱,扎针力度就得轻,就像给小树苗浇水,不能浇太多太猛,不然小树苗可受不了。”
“还有体质这一块。有的人是热性体质,就像个小火炉,老是觉得身上热烘烘的,容易上火。这种人扎针的时候,就得选一些能清热降火的穴位,扎针的手法也要稍微凉一些,就像给小火炉降降温。
要是寒性体质的人,就像个冰疙瘩,老是手脚冰凉,怕冷得很。给这种人扎针,就得选一些能温阳散寒的穴位,扎针手法也要偏温热一些,就像给冰疙瘩加点火,让它暖和起来。”
黄帝突然脑袋一转,冒出个问题,拍了拍岐伯的肩膀说:“岐伯啊,你说平常给人扎针咱都有一套方法了,可要是碰到那种壮士,骨头硬邦邦,身体壮得像头牛的人,这扎针该咋整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