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虫’呢,可不是咱们平常看到的那种大虫子。在中医里,这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胃里的一些不良状态。胃热了,就会让胃里的环境变得不正常,就好像有小虫子在捣乱一样。这些‘小虫子’一折腾,胃就像个被打乱节奏的乐队,开始慢悠悠地工作,这就是‘虫动则胃缓’。”
黄帝挠挠头,似懂非懂地说:“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那胃缓又和口水有啥关系呢?”
岐伯接着说:“这胃一缓啊,就会引起一个连锁反应。你看,咱们身体里有个叫廉泉的地方,就好像是口水的‘开关’。胃缓的时候啊,这个‘开关’就被打开了,口水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这就是‘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黄帝恍然大悟,拍了下大腿说:“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那这有啥办法能解决这老流口水的问题呢?”
岐伯自信地一拍胸脯,说:“这事儿不难!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针灸疗法就能派上用场。原文里不是说了嘛,要补足少阴。这里的少阴指的就是足少阴肾经。这条经络上有不少厉害的穴位,对解决流口水的问题很有帮助。我给你详细唠唠。”
“先说说涌泉穴,这可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就像队伍里的排头兵一样重要。它在哪儿呢?你把脚底板翻过来,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也就是脚底板的正中间那块儿。这个穴位啊,可有意思了,就像身体的一个‘能量补给站’。当你刺激涌泉穴的时候,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能量,能调节肾经的气血,让肾的功能更强大。为啥要调节肾经呢?你想啊,肾和胃在中医里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肾的功能好了,能帮助胃更好地工作,也就间接解决了胃热导致的流口水问题。”
黄帝好奇地凑过去,看着自己的脚底问:“那这个穴位咋刺激呀?”
岐伯笑着说:“方法可简单啦!你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按揉,每次按个几分钟,每天按个几次。就像给这个‘能量补给站’做个按摩,让它活力满满。也可以用热水泡泡脚,在泡脚的时候顺便按摩一下涌泉穴,效果那是杠杠的。”
“再讲讲太溪穴,这个穴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你摸摸看,就在脚踝后面那个窝窝里。太溪穴就像是肾经的一个‘大管家’,它能掌管肾经的气血运行。当胃热引起流口水的时候,刺激太溪穴,能让肾经的气血更顺畅,把那些捣乱的‘热气’都给理顺了。而且太溪穴还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肾阴虚、肾阳虚啥的,都能找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