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闻言,都面露难色,也担心曹操责罚,不由提出了这方面的担忧:
“曹将军让将军攻取上庸,以确保襄樊之战时侧翼安稳。如今虽损失了八千人马,但就这样退兵,怕是难逃怯战之罪……”
徐晃闻言,只是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怯战之罪,我自担之,这不是你们要考虑的。
关羽的援军,不知哪天就会到了。听说于将军在当阳,似乎也遭受了败绩,颇折损了些兵马。
我若是也执迷不悟,不及时收手,到时候再多有折损,怕是会累及全局!”
部将们听徐晃居然主动担责,倒也对他更高看了一眼,刚刚败绩带来的士气低落和对主将的不满,也稍稍消解了一些。
全军上下,人心复齐,军令也就很快得以贯彻下去。两万多将士陆续后撤,向曹仁的方向靠拢。
说来也巧,就在徐晃败绩、徐徐后撤的途中,次日从樊城方向,倒也有信使赶来,双方就在半路上撞见了。
那信使看到徐晃已经败退,也是大吃一惊,很快被带到了徐晃面前。
徐晃脸色难看地接见了对方,拿过书信一看,原来信中竟是军师祭酒郭嘉的叮嘱。
郭嘉在信中分析,觉得霍峻一介无名下将,敢主动拒敌于一线,层层设防,绝对是不寻常的。应当步步为营谨慎一点,不可追敌以防有诈。
徐晃看完,脸色也更难看了,偏偏还无话可说。
郭嘉这不是马后炮了么?怎么不早点说。
但细问了一下近况后,徐晃也无可奈何。
因为他得知郭祭酒居然是在于禁的败报传回宛城之后,才火速从宛城南下樊城前线救场的。
之前曹军高层都觉得徐晃这一路没什么悬念,要面对的敌人也很弱,就疏忽了,没太关注他这边的战况。大家都盯着于禁那边、群策群力帮于禁支招呢。
事实上,曹军高层的这种看法,也不算错——因为徐晃这一路确实不重要,也翻不起多大浪来。就算战败了,最后也就折损了八千人马。不比于禁那边输一场直接搭进去三万多人。
说到底,于禁那边那场败绩,是真躲不了,敌人太阴了。
而徐晃这边,原本小心一点是有可能避免的。霍峻用的诱敌之计,仔细推敲一下就能发现其实还挺拙劣的。无奈曹军轻敌了,不够重视。
这也算是霍峻初出茅庐、声名不显带来的“新手号福利”,但凡刘备军在上庸这儿换任何一个名声在外的将领,徐晃都不可能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