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随县,发起了围攻。
那两座县城的守将,基本上都是无名下将。
唯一有名有姓的,也只是蔡瑁的一个族弟蔡中,完全属于路人级别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县的守兵,也分别只有千余人和两三千人,而且是连乡勇民兵都算上了。因为是山区小县,城墙也非常低矮。
这样的城池,刘备居然让陈到去强攻,还带上了攻城武器,也是足够给蔡中面子了。
当然,如果守军士气高涨的话,那么两三千人守、五千人攻也是有难度的。兵法还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呢,哪怕刘备军武器装备有优势,不用五则攻之,那至少也要三倍才能速攻。
但问题是,这俩县的军队,压根儿就没想到刘备会在正面战场紧张的时候,分兵深入桐柏山区犄角旮旯,跟他们一般见识。
这里的士兵,死忠于蔡家的比例并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忠于刘表的。
刘备这几年在荆州养望得名,颇受拥戴。如今打着帮刘琦为刘表报仇的旗号来进攻,很多荆州兵根本就不想抵抗。
所以,哪怕只是看到两倍的进攻方士兵,随县只是略微犹豫了两三天,基本上没打就直接投了。
章陵县那边,倒是多拖了一会儿,毕竟蔡中还是忠于家族的。
不过最后也没能撑到十天,在陈到的威慑进攻下,守军中一部分士卒临阵倒戈了,杀了蔡中开门迎接刘备军。
虽然因为刘备军封锁汉水航道,导致这两座县城易手的消息,传播得慢了一点。
但是,因为贾诩一直在派斥候翻山刺探,所以曹军至少能及时知道这两座城池被围了,只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多久才会失守。
知道两座友军的县城被围,曹仁当然也不好完全不做反应。所以他在得知后,第一时间就研究了一下,怎么救援。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小规模的斥候可以翻越桐柏山南麓的余脉渗透过去,但大规模的军队,就必须沿着那些汉水北岸的支流河谷才能推进了,爬山根本不现实。
就算能爬,陈到如果在翻山险要之处设伏,过去的曹军都得完蛋,这个险不能冒。
既然非走汉水水路不可才能救,那就不是曹仁的问题了,而是蔡瑁的问题,因为水军就是他管的嘛。
曹仁把责任踢给蔡瑁,表示:你能把人运过去我就能救,你突破不了敌军的水军封锁线,那就不关我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