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大门。
然后,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回想那天写给张丞相的那首《闺怨诗》,陈成至今自己看了也会被触动。
用“香草美人”的闺怨诗呈现给张丞相,也正是为了感谢他老人家在《感遇》组诗中对自己的教导。
张丞相与自己无师生之名,可是陈成依然把他当做人生的导师,无论是诗文还是官道。
至于与窦明作战时,为何不拿这一首出来,那是因为这是他和张丞相之间的小秘密,少女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对初恋的那个男孩多么死心塌地,张九龄就不想别人去说,他曾经对那位君王给予了多么高的期望……
几百年后,明人编纂《曲江集》,看到《答陈十一赠竹簪》这首诗,有点莫名其妙。世所公知,颍川神童陈十一郎发迹,出任宰相,是在玄宗天宝年间,与张九龄有交集时,不过八九岁的顽童吧?值得老张专门写诗去答谢他?
肯定是古人传抄错了!
编纂者大笔一挥,将此诗改名为《答陈拾遗赠竹簪》。
喜欢开元情诗与剑榜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元情诗与剑榜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