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仙姑的要求,也太绝对了吧!”说话的是莫动,莫炎没戏,他当然也没戏,但他又不敢让自家公子察觉出他的“非分之想”,道:“诗师五段,如此之高,可就把陈兄弟、钟氏兄弟等青年才俊都给排除在外了!”
陈成连连摆手:“不妨碍,不妨碍。”
我没有非分之想。
但钟氏兄弟对视一眼之后,又其其懊恼:“早知道会是这样,说什么也不能压低段位啊!”
说是他俩努努力,说不定也能收到邀请函了。
陈成:“……”
莫炎:“……”
果然!我就知道钟规钟矩这俩人与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能把他们还留在庄园,睡我的屋子,吃我的猪!
“即便刘仙姑发出了邀请函,”陈成寻思着:“可也没说就与平大诗师的‘终身大事’捆绑在一块了吧。”
毕竟这俩人看起来不是一个画风的啊!
梅窦二人相视一笑,梅英卫道:“这陈郎君就有所不知了。平某人对仙姑家的女子可是心仪已久了。”
哈?
陈成一呆,平鸿轩二十七,人家妹子十五六,他已经觉得很不合适了。
结果这老色批早就看上了人家,“心仪”特么还“已久”?
那指定未满十四周岁啊!
这等流氓,不枪毙他,枪毙谁?
“那是好几年前了!”梅英卫感慨道:“刘仙姑到始安城中传歌,她那女子还是小姑娘,也带在身旁。姜有望先生做东宴饮,我们几个小辈作陪。”
陈成心想:还能到城里传歌,姜先生这样的文化名流请客,刘三姐果然有牌面。
陈成的赞赏让两位大诗师很不以为然,姜先生能请刘仙姑,那是姜先生有牌面好不好!
“早在开元十八年,张文献公任桂州刺史时,也曾宴请过刘仙姑夫妇俩呢。”
陈成:“……”
张九龄也见过刘三姐,这两人的画风差异恐怕还更大……
开元十八年张九龄任桂州刺史、岭南道按察使,但时间很短,开元十九年三月便被召入京,擢秘书少监,很快就升任宰相了。
所以他在桂州虽然风评很好,但还是属于“打开到此一游”类型。
“总之,在那宴席之上,平某人对仙姑爱女一见倾心,并作七律诗,起句曰‘十二婷婷愈袅袅,譬如桃李动春风’,垂青不已。”窦明回忆那一日的情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