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滴。他与阮咸、阮咸的叔叔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与阮籍又是好基友,用他来与阮咸对仗,再合适不过。
“短侧”则是嵇康的名曲,虽然名气小于《广陵散》《风入松》,但同样是传世佳作。
面对嵇中散这样的“正常”文人雅士怀念仰慕,对于阮咸这样过于狂放的人置之一笑,更加符合钟规这首诗的主题。
大诗师举重若轻,举手投足之间就让一首诗腐朽为神奇,这份功力着实令钟氏兄弟和其他众人钦佩不已。
只是陈成忍不住想:说好的不“以言害意”呢?果然啊,写惯了五律的人还是看不惯别人的音律犯毛病,连举例子都是嵇康这种音律大家!
要是让我改钟规的诗,我就改成“巨槊嘲魏武,长枪刺可汗”!
嘿嘿!
曹操不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嘛,我嘲弄你,不知道火烧连船,动不动“幸甚至哉”!
成吉思汗、契丹皇帝、匈奴单于不都“只识弯弓射大雕”嘛,我一刺刀突突了你们!
嘿嘿!
这才叫少年英雄,霸气侧漏嘛!
只是这诗要是修改过了,绝对又要被批判“陈苌反唐,意图不轨”,我还是自己说就足够了。
眼看着钟氏兄弟对路承允大诗师佩服得要死,陶李罗三人吓得不敢写诗,复联众人、莫家众人、上将潘凤,早已上不了台面插话,陈成幽幽一叹,看现在这形式,无论是写小清新,还是引经据典,都没有战胜路承允的可能!
这家伙实在是太强、太变态,太六边形战士,全能而无懈可击了!
没办法啊,想要赢路承允,说好的不抄,我也只能破戒抄一首了!
甚至还不能抄普通的,还要抄厉害的!
三年级,够不够厉害?
这首小学三年级学习的经典之作,小陈我一直没舍得用,就是等着在今天这样写“亲情”的场合一鸣惊人的!
有道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样的诗作吟咏出来,只要你们都有妈妈,肯定忍不住热泪盈眶,高呼: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