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日报》成为了当月最畅销的报纸。
这一期,也成为了《国民日报》最成功的报道。
往后每年的十二月,《国民日报》依据这个传统,都刊发了一篇诸如合集的新闻报道。
直到九十年代,才从十二月,挪到了1月10号。
而在此刻......
在《国民日报》激发的全民看报热的环境下,随着奥迪、大众、吉普三方代表团进京。
各家报纸头版头条争相报道着眼下最为热闹的议题。
《破冰之旅结硕果!奥迪、大众、吉普三大国际车企巨头联袂入华!》
——《经济日报》
《中国汽车工业迎来历史性转折!三大合资项目布局东北、华东、华北!》
——《光明日报》
《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规划引强援,中国汽车驶上快车道!》
——《新华日报》
百姓们奔走相告,工程师们摩拳擦掌,地方官员干劲十足!
所有人都清楚。
这不仅仅是三个汽车项目,更是改革开放政策强大生命力的明证,是中国工业体系拥抱世界、迈向现代化的铿锵步伐!
而这一切浪潮的源头,那个站在维港之巅的年轻人——邵维鼎。
他的名字,已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史诗中,一个无可替代的传奇注脚。
他投下的那颗名为“奥迪”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全球产业的版图!
而此刻的邵维鼎,正在维港,看着面前潮起潮落钓起了鱼。
“国内现在真是热闹了,皮耶希已经代表奥迪前往了燕京,在签字之后,他会带着代表团与一汽的李钢厂长,一同前往东北,然后双方赶往德国进行进一步的洽谈。”
计青筠汇报着最近的动向,而后沉默不发一言,看着面前这位引动了全球局势的中心人物。
“国内的那份年度总结性报道我看就很不错,也该让港岛的市民们看看咱们国家过去一年取得了哪些进展,省的一小部分人,总以为我邵维鼎在卖港求荣。省的他们老拿旧眼光看人。”
邵维鼎头都没抬,注意力都集中在海面上的浮漂之上。
“是,我会和方主编进行沟通,让《朝阳日报》进行转载。”
计青筠说完后,又问道:“邵董,那任书记那边怎么办?”
她刚想继续说下去,不远处便传来了任忠义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