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在做准备。不过除了官场上的事外,史可法私下里也在做一些其他事,比如插手商贸,以外贸获利等等,这些事不仅史可法在做,江南其他人也在做,实际上说起来并不稀奇。
\n
朝廷要在大明增开五个通商口岸,其目的就是用总理衙门整顿好规范商贸尤其是海贸进出口,而挑选的通商口岸也是经过慎重选择的,无论是北方的青岛、江南的上海(松江府)、宁波、福建的泉州还有广东的广州,地理位置都是绝佳,可和宁波、泉州还有广州相比,青岛和上海却是两个比较特殊的所在。
\n
青岛位于山东,之前声名不显,属于莱州府下,仅仅只是一个卫所而已。以青岛作为通商口岸,等于分了莱登两地的商流,可从地理位置来看,青岛作为贸易港口更为优越些,朝廷开港青岛这个选择不差,再加上北洋海军眼下驻扎在莱登,就此把军、商分流,也算合适的选择。
\n
但上海就不同了,松江府虽有名,可一直以来松江府出名的只是蚕丝和纺织业,再加上松江府比邻苏州府,而苏州府又属于南直隶,松江府富则富,政治地位却不高,不仅被苏州府所掩盖,还受南京的管辖。
\n
松江府都这样了,就更不用说松江府下的上海县了。如果不是当地人的话,恐怕连上海这个地名都没听说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上海究竟属于哪里,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估计在朝廷确定其为通商口岸之前许多人都不知晓。
\n
而现在情况不同,一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那么其地位必然擢升,再加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又恰好在长江出海口,位于南直隶和浙江的交接处,等上海建成,它的特殊优越性展露无疑。
\n
说到这,马渊不得不感慨朝廷的眼光毒辣,一眼就发现了上海的重要性,并把其列为通商口岸之一。依他来看,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汇集南北商道,未来成就不可估量。可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上海的通商口岸设置直接就影响到了整个江南,假如再加上南边浙江的宁波话,几乎把大半个江南全包括了进去。
\n
“这不是件好事么?”卫安定忍不住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