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镇压叛乱有功,正德皇帝大喜之下直接封了他一个长平伯,虽说这个爵位并不世袭,自谷大宽去世后朝廷就收回了,可把这个爵位再给王晋武却有些不妥。
\n
毕竟谷大宽是谷大用的哥哥,而谷大用又是正德年间的大太监,拿一个大太监兄长的爵位给王晋武,听起来不怎么好听。所以考虑后朱慎锥调整了一下,改封王晋武为宁山伯。
\n
再之后就是杨嗣昌,虽然杨嗣昌比起次辅张至发来说朝中地位稍低些,可问题杨嗣昌的资格老啊!当年杨嗣昌在内阁的时候地位比温体仁还高呢,如果不是和温体仁在政治斗争中大意,最后被赶出了内阁,说不定温体仁还坐不上首辅的位置。
\n
就算是现在,杨嗣昌也一样是六部尚书之一,执掌着兵部。而张至发虽是次辅,但他向来都是对温体仁惟命是从,所谓的次辅只是一个摆设,在内阁的存在感并不高,如在别人面前或许能摆摆架子,可对杨嗣昌却没这个底气。
\n
最后落座的自然是官职和身份最低的陈新甲了,陈新甲虽是兵部侍郎,可他却是举人出身,以举人身份能做到这个级别的官员,明朝中后期也就他和海瑞两人了。
\n
五人中分为三派,作为领兵大将的王晋武自然是朱慎锥的铁杆,温体仁和张至发代表着内阁,杨嗣昌和陈新甲代表着兵部。各自落坐后,朱慎锥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直接开口询问关于如今辽东之事怎么应对。
\n
“臣以为辽东必救,锦州必救!”温体仁想也不想先开口说道:“眼下建奴围困锦州,虽有祖大寿领兵坚守,但锦州孤城恐不能久守,一旦锦州落入敌手,祖大寿同其部下被建奴所灭,我大明必在辽东遭受巨大损失,先不说辽东防线是否能挡住建奴后续进攻,如此损失也不是我大明能承受得起的。”
\n
“首辅说的极是。”张至发附和道:“一旦锦州丢失,守军被歼,必然天下震动。我大明局势刚有好转,先有宁山伯领军在长城击退皇太极,后又有孙传庭、洪承畴围歼高迎祥部的大胜。两战之捷令我大明士气大振,朝政日渐稳定,可如这时候锦州大败,损兵折将,恐怕有损监国威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