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官者谁都不想有一个强力的制度在自己头上管着,谁又希望天天提心吊胆来查自己呢?
\n
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时期的京察制度从最初的三年后来变成了四年,又从四年改成了六年。在文官集团看来,既然废除不了这个制度,那就把这个制度时间延长。
\n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后来皇帝的退让,京察制度不仅从最初的三年变成了四年,最后延长到六年,更在文官集团的有意推动下最终流于形式,等到万历二十一年后,万历皇帝连朝都不上了,京察制度更是名存实亡。
\n
现在重启京察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这个原本就有的制度再一次利用起来。而且监察司的设置更是一个信号,不仅代表着未来京察制度再一次成为常设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未来监察司会成为监督、考核甚至决定官员升迁的最重要部门。
\n
如此朱慎锥就能直接从都察院、吏部等各部门中夺得部分权利,再利用监察司的职能压制文官集团,这种做法实际上和他的内务府、御前侍卫机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还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n
“监国,宁山伯和首辅、次辅还有兵部杨大人和陈大人都到了。”
\n
“让他们进来。”朱慎锥开口道。
\n
片刻,王晋武、温体仁、张至发、杨嗣昌、陈新甲五人走了进来,见到朱慎锥同时行礼。
\n
“赐座!”朱慎锥摆手,让他们坐下说话,五人中温体仁是首辅,地位最高,自然第一个坐下,第二个就是王晋武。
\n
王晋武如今是宁山伯,而且他不仅是京营总戎,还执掌新军,现在还是左都督加少保,妥妥的一品武勋。
\n
原本是打算给王晋武一个长平伯的,因为潞州卫离着长平不远,而且长平作为山西要地,从古至今名气更是不小。不过在大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长平伯,这个人就是正德时期的宦官谷大用的哥哥谷大宽,因为谷大宽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