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据点罢了,反而祖大寿的部队就此跳出了皇太极的包围圈,使得皇太极意图围城打援的谋划彻底落空。
\n
但祖大寿却没这么干,一方面是龚鼎孳的缘故,有龚鼎孳在祖大寿放弃锦州谈何容易?恐怕他刚起这个念头龚鼎孳就会出来制止,逼着祖大寿死守宁远了。
\n
另一方是祖大寿自己的侥幸心理,他是锦州主将,锦州又是辽西走廊重要据点,而锦州城内有兵有粮,就算是死守,守上小半年是绝对没问题的。万一能守住呢?不仅有了军功,也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如果直接就这么撤回宁远,丢失了锦州非但无功反而有过,而且作为辽东将门的领袖,祖大寿这样做也会招来手下军士和百姓的非议。
\n
由于这些原因和祖大寿瞻前顾后的心态等,从而造成了目前的局面。现在皇太极包围锦州的部署已经基本到位,祖大寿再想放弃锦州带所有部队和百姓撤回宁远已不可能了。
\n
哪怕皇太极的包围圈不是异常严密,可小股部队的见缝插针可以,但大规模军队甚至百姓的转移是绝对不行的。皇太极又不傻,只要城中的祖大寿一动,他马上就能派重兵拦截,在野外作战明军本就不如八旗,何况还带了这么多百姓,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n
朱慎锥知道祖大寿究竟是怎么想的,也能理解他的所为,可这样一来锦州的战局就很麻烦了。
\n
锦州被围,朝廷不可能不救,何况朱慎锥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旦朱慎锥坐视锦州的祖大寿部被最终歼灭,那么他这个监国威望必然大跌,那些已经投靠自己的军将,包括许多还在观望两边讨好的官员们肯定会对朱慎锥大失所望,从而使得朱慎锥刚刚稳固的地位就此崩塌。
\n
可救又不是那么好救的,皇太极明摆着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一旦直接派兵过去一头撞进皇太极布置下的口袋阵,非但无法解救锦州,反而会把所有援军给搭进去。
\n
历史上也是如此,在皇太极围困锦州的时候,崇祯皇帝直接调正在陕西剿灭流寇的洪承畴部至辽东,让他担任蓟辽督师,同时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