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京都的皇宫被严格监控,天皇沦为象征性傀儡。全国寺庙神社或毁或控,僧侣神官被迫还俗或接受改造。儒学社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孩童的朗朗读书声诵读着《三字经》与《大明律》。
\n
郑芝龙站在新建的“靖海楼”(原天守阁遗址上修建)顶层,俯瞰着渐渐恢复秩序却已彻底改变面貌的东瀛府。海风送来远处港口船只的汽笛,也吹散了空气中最后一丝血腥。他手中紧握着昭武帝最新发来的嘉奖与慰勉诏书,目光却投向了更遥远的海洋深处。
\n
东瀛已定,但靖海侯的征途,或许才刚刚开始。帝国的日月旗,注定要照耀更辽阔的波涛。
\n
………………
\n
昭武五年,秋。
\n
当满载着佐渡金山条银和石见银山矿砂的庞大船队,如同一条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巨龙驶入天津卫码头时,整个北京城都为之震动。
\n
历时近两年,耗费钱粮无算、争议滔天的东瀛征伐,终于以大明将其纳为“东瀛承宣布政使司”的煌煌战果,落下了帷幕。
\n
而此刻,这源源不断涌入帝国心脏的贵重金属洪流,正以一种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冲刷着朝堂上最后的杂音。
\n
紫禁城,谨身殿。
\n
朝会的气氛微妙而压抑。户部尚书李汝华捧着一份还散发着海腥气的奏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n
“启奏陛下!东瀛省首季解赋至京!计有:佐渡金山精炼库平银一百五十万两!石见银山矿砂折银八十万两!各府县田赋、商税折色银三十万两!…另有硫磺十万斤、上好倭刀三千柄、折扇漆器等贡物无算…船队尚在途中,后续仍有…”
\n
数字报出,满殿寂静。
\n
先前那些慷慨激昂,以“圣王不务远略”、“劳师靡饷”、“得不偿失”为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