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相同。
\n
不经过上百次的尝试,根本不可能得到如此具体的结果。
\n
“既然如此,那剩下的思路也要抓紧尝试出最佳搭配。
\n
尝试时的思路和眼界,不要只局限于调味方面,也要把视线放到我们独有的食材特产上。
\n
如果主料、配料和调味品,都用我们自己的物产,烹制出的菜肴既有西方现代味道,又有中餐传统味道。
\n
相互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才是我们期望见到的现代中国菜,是中国菜新的表达方式。”
\n
这次会议,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由杨振兴进行主导的。
\n
其他厨师提出的一些思路,也基本都是顺着他提出的思路延伸发展出去的。
\n
看上去似乎有些过于霸道,有点以杨振兴为中心、个人主义的意思。
\n
但实际上参加会议的教练组教练,和设计小组成员,都没有这种感觉和想法。
\n
他们只是觉得主心骨终于回来了,大家的思路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结果。
\n
在杨振兴不在的一周时间里,接替他工作的是冯秘书长。
\n
职位上,自然是冯秘书长更大,可两人之间的不同,完全是职位不能说明的。
\n
毕竟冯秘书长接触餐饮行业,更多的是管理和大方向上,不像杨振兴,本身就是从厨房里出来的厨师。
\n
对于一些设计思路和菜肴理解,是冯秘书长完全不能相比的。
\n
对方开会时,更多的是对现在的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反观杨振兴,则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交流探讨。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