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实施更严格的公司治理法规后,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那些董事会结构合理、独立董事比例较高、内部审计健全的上市公司。在选股策略上,投资者会深入研究公司的年报、中期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分析公司的战略规划、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如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因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表现卓越,长期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其股价在长期内保持稳定上涨态势,成为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的优质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政策法规变化对股市国际竞争力与国际资本流动的长期影响
(一)股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或削弱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法规对其股市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关键的塑造作用。以新加坡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理局(MAS)长期致力于打造开放、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环境,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的政策法规。一方面,MAS 放宽了外资对本地证券的投资限制,允许外资在大多数行业自由投资,并简化了投资审批流程。另一方面,新加坡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国际投资者优惠待遇,对资本利得税、股息税等实行较低税率或免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使得新加坡股市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新加坡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监管环境等方面的得分持续位居前列,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前来上市,如新加坡电信、星展银行等本地企业在国际投资者的支持下,在全球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推动股市的繁荣发展。
相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股市国际竞争力下降。例如,某些国家在外汇管制政策上过于严格,限制了国际资本的自由进出,使得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该国股市时面临较大的资金汇回风险。同时,在证券市场监管法规方面,存在执法不严格、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降低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如在印度尼西亚的股市发展过程中,曾因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且监管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导致国际投资者对其股市的关注度下降,国际资本流入减少,股市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削弱,在与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等股市竞争国际资本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长期趋势变化
政策法规变化直接引导国际资本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