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国家或地区股市之间的流动方向与规模。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施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但由于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国际资本开始从日本股市撤离。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在 1990 - 1995 年期间,外国投资者从日本股市净流出资金超过 5000 亿美元。这些资金部分流向了美国股市,当时美国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时期,经济增长强劲,政策法规环境稳定且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发展,如对硅谷的高科技企业给予大量的税收减免与研发资金支持,吸引了国际资本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了纳斯达克市场的繁荣,培育了微软、英特尔、苹果等一大批全球科技巨头,进一步增强了美国股市的国际吸引力与资本集聚能力。
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等经济率先复苏,且政策法规环境不断。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与金融市场改革举措,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政策措施。沪港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为国际资本投资中国 A 股市场提供了便捷通道。从 2014 年沪港通开通至 2020 年,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流入 A 股市场的国际资本累计超过 1.5 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印度也在逐步放宽外资对其股市的投资限制,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其股市在这一时期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际资本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股市的流动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在全球资本配置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受到各国政策法规动态变化、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七、结论
政策法规变化在股市的长期演进历程中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其影响辐射至股市运行的每一个角落与参与主体的每一项决策。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股市整体走势的导向性牵引,到行业监管政策对各行业板块发展路径的精准塑造;从资本市场基础性法规对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与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坚实支撑,到政策法规变迁引发的投资者结构深度优化与投资策略全方位调整,再到对股市国际竞争力的重塑与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重新洗牌,政策法规犹如一部精密而强大的引擎,持续驱动着股市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中不断变革与前行。
对于投资者而言,深入洞察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