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免,都要被偏远部族的百姓戳脊梁骨。”
“嗯....”
被这么一说,冯诚沉吟数秒,却也不得不同意朱标所言。
也是此时。
朱标看向李善长、詹同二人道:“方才殿上就改土归流一事,两位存有些许分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朕却清楚,两位爱卿皆是为了推行改土归流之法。”
“正如韩国公在殿下所言,改土归流虽是良策,可若想顺利推行下去仍需商榷细则。”
“你二人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回禀陛下。”李善长清了下嗓子,当即说道:“改土归流若想推行,地方部族势必生出民乱,朝廷也势必派遣兵卒前去镇压。”
也正是看到原本在殿上还反对改土归流的李善长,此刻竟好似早就想好般直接出声。
詹同这才意识到,方才在殿上李善长所有的表现,不过是为了让改土归流顺利推行下去。
“依老臣看来,若是能趁西南战事将改土归流一并施行下去,此乃大善。”
“总好过平定云南土司后推行改土归流,朝廷还要再次派兵镇压民变。”
对于李善长所言,朱标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改土归流势必要会生出民乱,也必然要派兵镇压,这点朱标也很是认同。
地方政权少有约束,兴兵也是迟早的事。
正如原本历史上,万历年间播州杨应龙叛乱,朝廷调派24万大军方才镇压下去。
而为推行改土归流,康熙征大小金川更是派遣数十万大军,将苗疆百姓屠戮大半。
所以眼下大明面临的问题,便是最大可能减少民怨,也使改土归流推行期间,部族百姓能少死一些人。
也正是看到朱标点头,李善长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
“改土归流之所以会激发部族百姓心生怨言,无外乎是地方政权煽动民怨,教唆其地百姓对抗朝廷。”
“所以老臣想,是否给征讨西南的将士下令,让诸位将士严格约束军纪。”
“每攻下一次便发出告示,朝廷会将他们当地划分行省,朝廷也会像对待中原百姓那般,好生对待这些部族百姓。”
“此法或许还远远不够!”听到此处,詹同也跟着补充道。
“安南是何境况,微臣不知。”
“可吐蕃教廷、云南土司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