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北宋米芾《画史》中盛赞‘苏州裱背’之精妙。
只是如今商业时代与娱乐大潮席卷神州,传统技艺的传承却尤其不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着,她轻轻叹了口气。
任无锋却揉了揉她的头,笑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活法。
时代大潮如此,趋利避害是常人之天性,也没有什么。
何况这世间总有些非常之人,或痴,或迷,或不慕利名,做着那些看起来很傻逼的事情。
正因稀少,愈显珍贵,愈见风骨。”
秋伊人低头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她抬头看向任无锋,眼睛亮晶晶的,一脸赞同道:“是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活法。
然而神州文明之火始终不灭,不就是因为总有些非常之人在薪火相传吗?”
任无锋亲了亲她的额头,笑而不语。
秋伊人娇嗔着白了心上人一眼,心里却跟浸了蜜罐一般。
……
在熙攘的人群里牵着手走着,走着,他们走到了着名的草木本色染坊。
巨大的晒布场上,数十条长逾数丈的蓝印花布从高高的竹架上瀑布般垂落,在秋日温煦的微风和阳光下舒展、飘舞。
靛蓝与纯白交织,形成一片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蓝白海洋。
阳光穿透布匹的经纬,在地上投下变幻莫测的光斑与影痕。
“太美了!”秋伊人忍不住赞叹,举起手机就拍拍拍起来——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庭院深深,古木参天的昭明书院,坐在回廊的石凳上,对着“六朝遗胜”的石坊讨论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文选》,泽被后世文坛的贡献。
他们也在茅盾故居,探讨那个风雷激荡的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挣扎、选择与“矛盾”。
在寓意着“左右逢源,升官发财”的逢源双桥上,他们并肩合影。
桥下流水潺潺,倒映着两人般配无比的身影。
秋伊人还特别要求任无锋站在桥中央,摆出不同姿势。
而她拿着手机,为心上人拍下了一组独照。
水乡、旧楼、古桥、阳光的背景映衬中,任无锋身材高大挺拔,面容英挺俊逸,嘴角含笑,眼神温柔,让拍着照的秋大校花直犯迷糊。
边走,边拍。
边玩,边聊。
暮色渐四合,华灯又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