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得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显没答,只看见铜镜里的自己,鬓角又添了些白发,像被霜打了的草。
午后的阳光难得暖和些。
李显换上便服,带着老宦官溜出了宫。西市比上次来更热闹,却也更萧条。
米铺前的队伍排到了街角,有人举着手里的铜钱哭喊,说家里有病人等着救命粮,却被伙计推搡着赶开。
旁边的绸缎铺倒是红火,几个穿华服的妇人正挑着料子,说要给韦家的宴席备新衣,声音大得能压过米铺前的哭嚎。
“客官要点什么?”个卖胡饼的小贩凑过来,脸上沾着面粉,冻得通红。
李显买了两个,递了个给老宦官,自己咬了一口,干硬得刺嗓子。“这饼多少钱?”
他问。小贩搓着手笑:“不贵,五个铜钱。”李显心里算着,斗米两百钱,一个胡饼能抵上两升米,寻常百姓怕是一天都赚不到五个铜钱。
他们走到城南的贫民窟,低矮的土房挤在一起。
有个妇人坐在门槛上,正用破布给孩子缝衣服,孩子冻得瑟瑟发抖,手里攥着块冻硬的窝头,啃得满嘴是渣。
李显站在巷口,看着那孩子皴裂的脸颊,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李治总把他抱在膝头。
老宦官悄悄塞给那妇人一把铜钱,她愣了愣,扑通就跪下了,对着李显的方向磕头,说“活菩萨保佑”。
李显没敢受,转身快步离开,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
回到宫里时,正撞见韦播在抽打一个禁军士兵。那士兵跪在地上,背上的衣服被血浸透了,韦播手里的鞭子还在往下落,嘴里骂着“没用的东西,连只兔子都射不中”。
原来他们刚从城外打猎回来,韦家子弟们骑着骏马,马背上驮着猎物,却让禁军士兵扛着他们的兵器,稍有怠慢就是一顿鞭子。
“住手。”李显的声音不大,却让韦播停了手。他转过身,脸上还带着酒气:“陛下怎么来了?这点小事,不值得您费心。”
李显看着那士兵血肉模糊的背,想起武则天时期的禁军,个个精神抖擞,戍守边疆时能以一当十,如今却成了韦家子弟的马夫和出气筒。
“他是保家卫国的士兵,不是你的奴才。”李显的声音在发抖,不知是气的还是冷的。
韦播撇撇嘴,没说话,却故意把鞭子往地上抽了抽,溅起些泥点,落在李显的袍角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