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资格教小六外语,便由着她们小姐妹玩去了。
“皇额娘外语居然说得这样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大阿哥说话时都有些自惭形秽了。
五阿哥也说:“皇额娘的发音比传教士的还好听,跟西洋使臣的差不多。”
五阿哥就曾带着传教士,与英吉利和法兰西大使交流过。
“大约是私下里汗阿玛教的吧?”越长大,越觉得额娘神秘,让他看不透。
汗阿玛虽然不屑于西洋的语言,却是系统学习过的,至少通读西洋原版书籍没有障碍。
果然大阿哥一拍脑袋:“是了,汗阿玛学贯中西,肯定是汗阿玛教的!”
几乎同时,听五阿哥瓮声瓮气道:“可传教士说汗阿玛的口语并不好,总带着一点满语的味道。”
马车果然是不怎么隔音的,哪怕他们离得并不算太近,还是让车里的康熙一字不差全听了去。
从仁孝皇后薨逝那天的药膳,到给图海
康熙的感受跟太子差不多,皇后身上一定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很好奇,却不敢探究。
外国使臣觐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在他面前必须说汉语,根本用不到外语。
所以皇后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还不止一国语言,他是不是也该学起来。
郝如月考校小七只是一时兴起,考校完才发现暴露了。
坤宁宫确实有几本国子监印发的外语教材,可郝如月清楚,学外语,尤其是口语,只看几本教材远远不够。
所以五阿哥去国子监学习之后,她才给皇上提建议,允许传教士去国子监教书,并且开放国子监的部分课堂,带外国使臣参观,给外语科的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外国人的机会,避免学成“哑巴”外语。
比如她的外语是跟谁学的,从什么时候学的,为什么口音如此纯正?就像刚刚小七给出的评价,比传教士说得还好听。
康熙本人很开明,哪怕被后世诟病,也都是在诟病他最后执政的那几年。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执政的前期和中期,在开明这一块,至少清朝的皇帝无人能及。
皇帝开明,有极强的文化自信,兼容并包,所以愿意来清朝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去国外留学过的都知道,不光中国人说话有口音,外国人的口音更严重。
皇上却要求国子监的外语从英语学起,这就悲剧了啊。
虽然不是标准的伦敦音,但美式英语也很好听,听惯了会感觉比伦敦的发音还好听。
更愁了。
大阿哥好糊弄,太子却是个有城府的。
不过与孩子们相比,坐在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才是最要命的存在。
如果他把之前自己一次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