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政事堂,只对皇帝负责,因此造成了三省与使职官在行政体制上的冲突。
\n
最显著的便是节度使、水陆转运使、经略使、采访使、按察使等等。
\n
使职官本来是临时性的,结果好了,成永久性岗位,政事堂管不了了。
\n
因而张说改革,从三省参议,直接改为三省合一,组建中书门下,将使职官员的监督和管理权收回了一部分。
\n
但是这么一改,弊端在于,中书门下的老大,权力太大了,什么都能管。
\n
眼下的六部主官,几乎无法决定任何大事,都是首相说了算,别说卢奂忍了很久,尚书省那些人更是忍不了。
\n
所以卢奂这话一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矛头几乎全都对准了李林甫。
\n
这一招狠啊,李林甫被打的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n
他知道李琩上位肯定会收权,而他也为此做好了准备,毕竟他是不会s b到去跟皇帝争权的,但是他没有想到,卢奂竟然敢说出这话。
\n
而他又猜到,李琩肯定是意动的,毕竟卢奂也不是s b,他是顺着李琩的心意来的。
\n
拆解首相的权力,最合适的莫过于拆掉中书门下。
\n
李林甫沉声道:“那么今后各大藩镇,谁去约束?”
\n
“自然是陛下,”卢奂道。
\n
这句话,很多人就没有跟着附和了,因为皇帝一个人管不了,张说当时又不是瞎改的,就是因为皇帝管不了这么多事务,才组建的中书门下。
\n
大唐十大藩镇,所有监督权和管理权都交给皇帝?累死他也干不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