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从开元至今,又或者从大唐开国至今,掌握铨选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n
这个权力,可以说是人臣极致了,哪个皇帝也不能让一个人将人事权都管了。
\n
但是呢,无论皇帝将这个权力平摊给了几个人,其中必然有一个是权柄最重的,这个人就叫做首辅,也就是首相。
\n
而到了李林甫,他手里的人事权,在李隆基的纵容下,已经达到了巅峰,可以说,是开国以来,人事权最大的一个宰相。
\n
李琩必然是要改变这一局面的,但是方式要柔和,毕竟李林甫是他的拥趸,基哥还没入土就剥夺了人家的部分权力,太伤他了。
\n
也显得李琩太薄情。
\n
所以无论李适之他们怎么推举卢奂,李琩这边都是表现的犹犹豫豫,一直在询问李林甫的意思。
\n
这可是吏部尚书,李林甫愿意交给严挺之,那是因为严挺之顺从他,其实权力还在他手上,但是交给卢奂那是万般个不愿意的,因为卢奂一直在跟他对着干。
\n
“铨选之务,乃用人之根本,用人,乃国事之根柢,国宝郎还年轻,做法比较激进,不宜交付吏部,”
\n
李林甫在宣政殿,朝李琩道:
\n
“臣绝非贪恋权力之人,然新旧更迭之际,人事变动之勤,远超以往,即使是臣,仍觉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疏失,国宝郎可为辅佐,却不能为主事,望陛下明鉴。”
\n
他这句话,隐藏的意思非常多,新旧更迭,是在暗示李琩,我知道你会安排很多新人,我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卢奂有没有准备好呢?他会帮你大肆安排心腹吗?
\n
再者,铨选四贵,一直都是以我为主,卢奂要是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