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么那些半道上的商人,就会全部进入沿途村庄,由兵部派人戒严,直等到禁军通过之后,才会给他们放行。
\n
但如果他们没有收到消息,那么大概率会与禁军撞上,直接造成交通拥堵。
\n
官道没有多宽的,基本等同于后世国道的一半,供两辆马车交错通行,就是官道的标准。
\n
正月刚过,新丰驿的老大韩混,就已经亲自带人来往于各个村庄要点,张贴布告,大概意思就是,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道路上的所有商队都必须进驻村庄让行。
\n
至于为什么,村庄内的一些老人很清楚,但是他们不敢说,因为说了,就是暴露圣人仪仗。
\n
韩混是新丰县兵曹参军,这个职位在别的县,职责一般,但是在新丰县,管着新丰驿这座大型央企,所以权力巨大,新丰至长安,就是他管着的。
\n
“运河改道,全都走陆路了,”一名属下在韩混身边发牢骚道:
\n
“三条道,因为驰道收的钱最多,所以刑部那帮人将人全赶到这条路上了,只想着捞钱,也不管我们好干不好干。”
\n
韩混淡淡道:“各家管好各家的事,别发牢骚了。”
\n
三条路,就属南边的驰道最是拥挤不堪,一来这里本就是主要商道,有收税的关卡,可为商旅提供方便的村庄较多,收入较为丰厚。
\n
北面的御道,荒山野岭的,补给的地方太少,而且路况不好,货物太沉的话在有些路段不好过。
\n
至于中央官道,眼下大多为修建运河的劳工通行,以及入京的主要粮道。
\n
三条路,特色分明。
\n
韩混现在已经处于半躺平状态,就等着新丰驿彻底搬至渭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