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n
但已年过八十的大清皇帝无法平视夷狄之国——天朝上国何其尊贵,荒服之外,无非番属,悉我从仆也。
\n
这场交流注定不会顺利愉快,而其中的政治曲折是贞仪远远无法触及的存在。但随着以乔治·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入清,一些西洋抄本辗转流传开来,其中几篇与天文学相关的论述流入了金陵,贞仪见之,视若珍宝。
\n
从其中一篇论述上不难看出,地圆论在西方是早已公认的事实,而贞仪失落地发现,自己身边许多人,连同大伯父在内,仍无法相信脚下踩着的“地”竟是圆形的。
\n
这蒙昧而落于他人之后的氛围令贞仪心中升起无名的迫切焦急。
\n
可这份落后并非天然不如人,相反,早在东汉时期,张衡便在《浑天仪图注》一书中支持过地圆说。然而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洗礼之后,这说法仍未能被大多数世人接受。
\n
这与前朝禁止天文历法在民间流传的举措不无关联。
\n
王锡瑞作为读书人,也是曾听说过地圆论的,只是他不免疑惑:【倘若脚下是为球体,通体皆圆,那为何下半部分的人却不会掉落下去呢?】
\n
贞仪笃定地告诉大伯父,无论处于哪个方位的人头顶皆顶着天,脚下都踩着地,并无任何差别,在浩瀚宇宙中,并无上下之分,也不存在哪一处是正中之位。
\n
这样的解释在橘子听来是理所应当的,地球是圆的,这很难理解吗?猫都明白。
\n
但王锡瑞几乎瞠目,只觉无法可想。
\n
贞仪意识到,若想要将地圆论的说法更加广泛地被人接受,务必需要更明晰更直观的论证才行。
\n
来年春三月,贞仪等到了这个实证的机会。
\n
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