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神魂氤氲的彻底、完全,不留一点世俗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回垭口,碰巧遇上一看山老翁正在和妻子掏着话,交谈中颇知山间泉水都是世外稀物,平常都会有来自潍坊、日照的客人开车到此取水云云。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老翁住的地方水会更好,但话到嘴边老人又咽了回去,一种别样的好奇顿时招惹着我的眼睛再次投向了那片涌动的绿色春潮中。骑车顺势下行,一路绿波荡漾,各种植物以不同的层次尽情地张扬着绿色的诗意,飘荡在这诗意般的世界里人是可以“尽发少年狂”的。不信你看,我的眼睛只顾贪婪绿色的山野了,我的神魂如痴如醉在枝间飞舞、摇曳、跳荡,我几乎忘了我是一个骑着摩托还载着“游客”的人了!行到不足7里路的光景,就瞥见路下有一条土路延伸至山沟东侧的一组房子,房子门口停着一辆面包车。听附近干活的一位乡亲说:“这里曾经就是40多年前的“”五七红校”,原街头高中的6、7、8级的三届学生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长达四年。师生们在此开山辟地,垒堰搭墙,给僻静的黑石崖留下了一层层的梯田,也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他(她)们虽都年届60,但谈起黑石崖,总是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当年红红火火的日子给他们留下了无穷的幸福和回忆。我校就有一位在这里生活过的老教师,每当他谈起这段时光的时候,那种眉色飞舞的神情是我们今天许多人都无法体会到的。
攀谈了一会儿,复驱车沿土路下行,还未及转弯,几只狗叫声一齐袭来,紧接着,鸡鸣声也频至。转过弯,散养的鸡群随处可见,数只小狗来回奔忙,不住地喊叫,整个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老牛则咀嚼着山风,神色平静;用石头垒成的房子随着山势错落有致,像一位位老人端坐在那里无言地凝视着我们的到来。这里是没有什么街的,街在这里也早已失去了程式化的含义。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无意识的堆砌,拥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石头在不同的位置互相叠压,石头间并没有什么填充物,一切都充分的自然,一切都留有空间,一切也都存在着心灵的空虚。停下车来,在村墟中漫步,这种漫步也和叠摞在一起的所有石头一样,恬淡,虚无,甚至根本没有了任何浮躁的存在。一边是狗吠不停,一边早有一只小哈巴狗趴在了我的摩托车旁,等待新来的主人的问候。不一会儿,它又站起身来跑到我俩跟前,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嘟囔着什么,眼神中充满了调皮和可爱。只可惜,我们没给它带什么礼物哦!
此时,小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