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01
首页

第118章 五莲县街头镇董家庄村的历史和传说

是正面还是右侧背面,都镌刻着这位领袖的头像以及他所留下的珍贵语录和诗词。

这座桥始建于 1968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当时,我国的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重要思想。于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座“反修桥”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承载着那个特定时期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建成之初,这座桥成为了连接我省东部沿海地区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无数车辆和行人通过这座桥来来往往,促进了两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1987 年,由于 222 省道的改造升级,车辆和行人不再选择经过这座桥,但它依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驮儿山】

驮儿山地质为典型花岗岩地质地貌。位于街头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处,东经119°15′,北纬35°38′,山体南北走向,山峰凸起,奇石林立,陡壁悬崖。

驮儿山以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和象形石景观为鲜明特色,主要由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约1亿年,与五莲山、九仙山同时代形成,以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为主;驼儿山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部分冷凝于地面,山脉和岩石的形成是在造山运动的影响下,地块不断上升,侵蚀切割的强度不断加强而形成。驼儿山面积5平方千米,海拔386米。森林覆盖率高,是一处天然的氧吧,具备了绿色生态吸引力,山上有山洞一处,纵深约50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驼儿山”原名“驮儿山”,主峰海拔386米。其总体形状在东面看似马鞍,似驼峰,在南面看是一山峰。这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峰与小峰相连,状如老翁负子,故名为“驮儿山”。有清朝丁守建诗句为证:“慈父娇儿两意欢,朝朝襁负列冈峦。天工绘出劬劳象,常遗人间孝子看。”后来讹写为“驼儿山”至今。

驮儿山的东坡有石围子,相传为洪秀全所建。后有大洼子,三节石,红石壁子。北面就是儿子腚后崖,儿子腚后崖上有鸡心石。红石壁子下面有一个鼓咚石,人在鼓咚石上来回踩压,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山下面的人都能听见。下面就是大洞,大洞是一块巨石,三面被撑起形成,里面能容下三、四十人,是上山劳作或放牛、羊的人休息避雨的地方,山风一刮,里面很风凉。据说过去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炮灰皇子卷土重来 灵异 /
炮灰皇子卷土重来
冬月青
344689字04-29
成为反派的双胞胎兄弟 灵异 /
成为反派的双胞胎兄弟
眼前叼人
919678字04-29
大师兄他不想干了[重生] 灵异 /
大师兄他不想干了[重生]
赴寒山
1349748字04-28
穿成少年君王的人鱼后 灵异 /
穿成少年君王的人鱼后
猫杏
667426字04-29
AI崽崽也能是团宠 灵异 /
AI崽崽也能是团宠
姚钱树
794709字04-29
重生死谁也不能死我 灵异 /
重生死谁也不能死我
瀛之
219555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