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经过近两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富裕,军队强大,国库充盈。而突厥内部四分五裂,又遭天灾人祸。这正是我们北伐、平定边患的绝佳时机。更何况,是他们先背弃了盟约,我们反击是正义之举,何惧他人议论?”
\n
“说得好!朕也是这么想的!”唐太宗一听李清歌的话,心中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高兴地站了起来。
\n
“朕因为突厥的侵扰,心中积压了太多的愤怒。每天早起练剑,就是为了发泄这股怒气。以前一直忍着,就是为了等这个机会。现在朕已经决定了,马上出兵,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让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海!”
\n
说完,大臣们又纷纷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n
李清歌看着唐太宗那激昂的神色,心中却暗暗琢磨:【其实啊,打仗并不是唯一的办法。策略是可以变的。比如那个执失思力,我们如果好好对待他,再派使者送他回去,说不定就能和平解决边患问题呢。】
\n
唐太宗仿佛听到了李清歌的心声,想起了渭水之耻,心中惊讶不已。而李清歌则继续在心中盘算:【兵法上说的没错,‘智胜力’。我们可以学学古人的办法,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n
【太宗想打突厥,颉利可汗也在盯着大唐呢。他那贪婪的心,可不比太宗小。他求亲议和,其实就是想拖延时间。如果我们来个将计就计,假装同意和亲,让突厥放松警惕,然后趁他们不备,一举消灭他们。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又能达到平定边患的目的。】
\n
李清歌在心中盘算着这些计策,但并没有告诉唐太宗。然而,唐太宗却仿佛已经看透了她的心思。他看着李清歌那沉稳而睿智的神色,心中暗暗高兴:【李清歌这家伙虽然有点贪图安逸,但智谋确实不少,对国家大有裨益。】
\n
【这个计策真是太妙了,比直接攻打强多了。既能保存实力,又能达到目的。李清歌,你真是朕的智囊啊!】
\n
于是,唐太宗决定按照李清歌的计策行事。他又问李清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