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也会用丰功伟绩来回报他。”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深情与感慨,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与老百姓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n
此时的太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清歌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惊讶于李清歌的见识与智慧,更感动于她对国家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他连连点头:“对对对,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教人捕鱼比直接给鱼吃强多了,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n
想当年,太宗皇帝也在琢磨怎么治国理家,但这话却没说出来过。现在看来,李清歌说的才是真道理,国家和老百姓就得这么相辅相成。他心中对李清歌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看向李清歌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温柔与期待。
\n
“李清歌这家伙,别看她平时懒洋洋的,脑子可不比朝廷里的那些谋士差。”太宗皇帝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宝藏,一个能够为国家带来无限可能的宝藏。
\n
“有李清歌在,我就像多了个全能军师似的。她几句话,就帮我解决了大半的烦恼。”太宗皇帝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对李清歌的信任与依赖也愈发深厚。
\n
然而,就在这时,太宗皇帝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开始担心起蝗灾来:“这蝗灾啊,真是个头疼的问题。”今年的庄稼全毁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算再种,也得等明年。可蝗虫要是再这么闹下去,就算有再多的良田,老百姓也得饿肚子。
\n
太宗皇帝眉头紧锁,思前想后,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他看向群臣,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然而,群臣们也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n
就在这时,太宗皇帝又看向了李清歌。他心中更加确信,这个家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相信,只要李清歌愿意,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解决蝗灾的办法来。
\n
李清歌感受到了太宗皇帝的注视,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她暗自嘀咕:“太宗咋老盯着我看呢?不会是又想让我给他出主意吧?哎呀,红薯的事儿就够我头疼的了,我可不想再掺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