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种红薯就是了。】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轻松与随意。然而他却不知道,红薯的种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n
【那些受了国家恩惠的难民也应该让他们劳动以报答国家的恩情。】另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与认真。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些难民已经疲惫不堪,他们需要的是休息与帮助,而不是更多的劳动。
\n
李清歌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些想法,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谋略。她知道这场饥荒的严重性,也知道太宗的无奈与焦虑。她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n
太宗听到李清歌的想法后,也渐渐有所领悟。他看着李清歌,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期待。他知道李清歌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相信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场饥荒。
\n
李清歌的主意挺实在,她缓缓说道:“咱们得赶紧开仓放粮救急,同时鼓励老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劳动来稳定国家。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又能为国家长远打算。”
\n
“这话说得对啊,给别人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太宗皇帝心里肯定也明白这个理儿。这些难民因为饥荒流离失所,但他们可不是啥废人,都有手有脚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重新站起来。”一位大臣点头赞同,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n
“特别是那些年轻力壮的难民,个个都是能干活的好手。国家先设粥棚救济他们,让他们有个缓冲,然后可以组织他们开荒种田来回报社会。种红薯啊,这玩意儿两个月就能收成,既快又稳。”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n
“两个月的时间,太宗皇帝肯定能想办法凑齐粮食。要是这都做不到,那皇帝这位置坐得也太虚了点儿。”另一位大臣笑着打趣道,但话语中却透露出对太宗的信任与期待。
\n
“国家和老百姓啊,那就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水可以载船,也能翻船一样。太宗皇帝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