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因为在181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勘探珠江口海图,发现邻近的香港有「水深港阔」的优势!
\n
这是什么意思呢?
\n
其实英人来到装载货物的商船,很多都是大型帆船,这些船最怕就是港口不够深,然后搁浅,所以香港港口的「水深」,吸引了不了商船靠岸停泊!
\n
「趸船载烟(鸦片),不进虎门海口,停泊零丁洋(香港和澳门之间)中之老万山、大屿山等处。」(〈鸿舻寺卿黄爵滋奏折〉)
\n
好一个「水深」!真是应验了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你以为有用的东西,别人看不上眼;你自为没用的东西,反而在别人眼中是瑰宝!
\n
后来鸦片战争中义律与琦善谈判,琦善私下草拟了《穿鼻草约》,割让香港岛出去,也是迎合着英国人口味。
\n
在《南京条约》未签订之前,其实英国人已经根据《穿鼻草约》的条文插旗香港岛,清朝也拿他们没办法,情况就有点像数百年前葡萄牙占领屯门一样,官兵对这些蛮荒之地其实不大管理。
\n
1841年1月25日上午8时15分,英国人登上香港岛的水坑口(今上环水坑口街),海军陆战队登陆于26日到达,升起英国国旗,并施放礼炮,宣布正式占领香港岛。(爱德华·贝尔彻在《环球航行记》)
\n
当时香港是什么环境呢?
\n
人口稀少到不足一万人,只有3,650人聚居于20条村落,另有2000渔民,有点寸草不生的感觉。(《香港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二年的回顾》)
\n
英国人刚来到,发现这里的村民相当温顺,竟然没有什么的抵抗行为!
\n
一位英国军医这样说:「他们似乎勤奋而温顺??从各方面看,他们似乎整体上性格很平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