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的需求,一方面改善大汉航运河道的运力,最后解决上亿亩田地灌溉需求。
\n
蜀郡太守灌何大喜过望,有朝廷这个政策在,他弄几个中小型水坝通过几率大增,其他有江河的郡守们也是跃跃欲试,能用朝廷的钱为本郡建设工程自然是好事情了。不过现在大汉有上百个郡。而朝廷的规划却是20个水坝,只有两成的概率,是要经历一番激烈的竞争。
\n
像董仲舒这样的诸侯代表一脸羡慕,这也只有大汉朝廷能有如此强大的财力免除田赋,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些诸侯国本就没有多少工业基础,收入的大头都是来自农业。
\n
他们也没有财力多个工程共同进行,像天竺,都不说修水坝的钱财,就水泥产能就很难满足修水坝的需求。
\n
不过他在羡慕的同时也为天竺找到了一条多快好省建立五小工业的途径,就是购买大量放弃了落后产能工厂。
\n
当日的会议结束,天子的侍从就找到了董仲舒,带他去了天子所在的章台宫。
\n
“臣董仲舒拜见陛下!”董仲舒看到天子马上行礼道。
\n
徐爱民道:“免礼!”
\n
而后他说道:“三弟这两年的情况如何?”
\n
董仲舒回禀道:“我王身体健康,去年还诞下一位公主。”
\n
徐爱民笑道:“你在天竺做的事情,朕听说了,天竺国的财政扭亏为盈,朕都没想到,卿的才干如此出众。”
\n
这点倒是真的,董仲舒看上去是一个古板的儒生,但去了天竺却是一改面貌,在天竺用的都是法家之道,严厉打击贵族豪强,贪官污吏,就看董仲舒在天竺的政策,说他是法家之人也不为过。
\n
董仲舒严肃道:“天竺病入膏肓,臣只能用重药。”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